10月11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精準注入模板,G59新新高速公路項目周家赧水特大橋左幅中跨合龍段澆筑任務圓滿完成。這一關鍵節點的達成,標志著該特大橋左幅實現全線貫通,工程正式從主體結構施工轉入橋面系及附屬工程施工階段,項目整體推進實現重要階段性突破。
本次完成合龍的左幅中跨合龍段,是連接大橋兩側懸臂的“中樞環節”,長2米,共澆筑混凝土30立方米,梁段自重達76.6噸。該節點的順利完工,使大橋左幅受力體系發生根本性轉變——從施工中不穩定的“雙懸臂”狀態,完美轉變為成橋后結構穩定的連續梁結構體系,堪稱大橋建設的“點睛之筆”。
中跨合龍作為橋梁建設過程中,技術含量最高、控制最精細的核心工序。其核心挑戰在于“如何在對溫度變化極其敏感、自身處于動態平衡的懸臂上,實現毫米級精準對接”。為攻克這一技術難題,項目技術團隊提前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嚴格遵循“低溫鎖定、平衡施工、有效預應力” 三大核心原則,分步驟有序推進施工。通過精準選擇施工時間、精確配重計算以動態平衡兩側梁體、采用可靠勁性骨架進行臨時剛性支撐等措施,同時嚴格執行預應力張拉工藝,最終確保合龍段與已成橋段形成整體,共同受力。
此次周家赧水特大橋左幅中跨的順利合龍,不僅為后續右幅施工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宣告了特大橋建設取得決定性勝利,向全線通車目標又邁進了關鍵一步。